我为什么给孩子过圣诞?
早晨,搭乘同事的车时,他说起大学生抵制过圣诞的新闻;老公上午给打电话,我聊起昨天跟宝宝一起搭圣诞树,老公再次提醒我这个新闻。这个新闻我没点开看,他们的做法跟我不相干。
我为什么给宝宝过圣诞?甚至万圣节?下一步也有可能会涉及到复活节、狂欢节,或者情人节?
宝宝最早接触这些节日,是从绘本里,各种各样的绘本,低幼开始,平装、精装;单本、套装,西方节日充斥着西方绘本,我们引入国外绘本阅读,就免不了引入西方的节日文化。
但我不是为了文化,我从来没有给宝宝讲过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我也从没有去了解过。
想想我们年幼时的节日,已经不如祖辈那么气氛浓厚了,但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清明节跟妈妈学着叠个元宝,感觉像是有了聚宝盆;八月十五的晚上跟同学坐在学校的秋千架上看月亮;少年时特别盼望能有一个葡萄架,七夕时在架下听牛郎织女聊天;除夕晚上熬个通宵,过年那天去别人家吃他们自己熬的皮冻、花生糖,一起去给老师拜年,送一张老师特别想要的男宝宝的年画(老师家里有两个女孩,特别喜欢男娃儿),把串儿鞭拆成一棵一棵的,舍不得,慢慢点;正月十五,跟着妈妈去糊灯笼,有一年学校里面也糊,然后组织孩子们提着灯笼大街小巷去游走……
节日的记忆那么多,可是如今——
清明就是买纸钱、上坟,还从来用不着我;八月十五公司发的月饼通常是转手就送了人;粽子是越精致的包装越难吃,还不如街上5毛、1块的香甜;七夕有一年看到有青年男女在放孔明灯,可惜我们这里属于航线区;过年连邻居家都懒得去,花生瓜子儿糖,谁家都一样;正月十五,勤俭节约,花灯没了;保护环境,烟花也没了……
早上跟那个同事聊起压岁钱,他那个时候就是2毛、5毛,激动得不行,因为钱少,可以自由支配啊;现在动不动好几百,家长也不放心交给孩子,说着帮他们存起来,也不过是给孩子画了个饼,对他们而言,数字而已,大人还得应付人情往来。快乐少了,节日的压力没少。
老公说,你可以把礼物留在新年送给孩子啊。
新衣礼物,啥时候没有?少了那份期盼。
提倡注重传统节日,于是把长假拆成短假,于我而言,不过是一日休息。休息的时候要干什么?想着带孩子去哪里玩儿——如今只有这么一个宝贝,自然想让她的生活能更多姿多彩。可是玩什么?节日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我为什么给孩子过圣诞?复活彩蛋、南瓜灯、圣诞袜,西方节日不仅仅是大人的节日,对孩子来说,有许多的主题可以玩儿,而这些主题经过演化,越来越丰盛、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可以简单。从3岁孩子就可以体验到动手的乐趣,没有材料,创造材料一样能感到乐趣。昨天,终于把20元买到的圣诞树搭建了起来,跟婷一起安装的过程中,她的惊笑声就没有断过,附带的材料挂完,她又搜罗家里,想把找到的一切都放到她的圣诞树上,包括一面国旗。然后扛着圣诞树每个家里转悠,不知道该放哪里才好,我就负责跟在后面保护,顺便一路捡拾掉落的东西。
传统节日也有代表,寿星老人、童男童女、赐福天官、左右门神、财神灶王,他们是越来越精美,精美的背后,却是实质的淡漠。谁曾提倡让孩子们用橡皮泥来捏个财神?想剪个童男童女,也没有适合低龄宝宝的图案。把孩子装扮一下吧?也只有民族的衣服算是应景,哪个节日穿也都一样。端午节包个粽子吧,复杂啊,我都没学会。进步的是,现在有了水晶月饼,操作简单,谁都能上手。以前工会还组织字儿好的人支摊儿给大家写对联,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扫楼道,现在,顶多看看谁家买的对联更华丽吧。以前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小区倒是有,就看见一群人拿着手机查答案了。
微信、手工博客、早教机构,一窝蜂地都冲着西方节日去了,一到某某节,各种创意、盒子蜂拥而至,从吃到玩儿,精彩纷呈,复杂多变,可以精心设计;简单形象,随意信手拈来,让你连个不动手的借口都找不着。
我们的节日,就听到商家在那里卖吃的了,各种高大上,然后就是反腐败。
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
提倡注重传统文化,于是宣传传统节日绘本,与我而言,却是冷饭再炒,炒来炒去,还是老生常谈,听过知道是这么回事儿就行了。国外节日的绘本,早离起源八杆子远,宣传各种过节的故事、热闹、方法。其实有多少人关注节日的起源?尤其是不同文化、种族的人。大家更看重的是,在节日这天可以干什么。
绘本作者、出版社、杂志社应该做的事儿,不是再把嫦娥奔月、屈原投江之类的故事反复讲,而是多一些中秋、元宵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违背了文化传承的初衷?你先把节日灌输给人,再去考虑历史吧。微信上讲起源一万次,不如告诉我冬至除了吃饺子,我和孩子还能干点儿啥?
传承,究竟还要靠年轻人和孩子们传递下去,他们更需要一种企盼,一种乐趣,一种主动。而不仅仅是“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强制挂念;不仅仅是中秋提着月饼走亲访友的无奈;不仅仅是压岁钱转来转去的压力。
给个理由让我玩儿,就是这么简单。
我为什么给宝宝过圣诞?甚至万圣节?下一步也有可能会涉及到复活节、狂欢节,或者情人节?
宝宝最早接触这些节日,是从绘本里,各种各样的绘本,低幼开始,平装、精装;单本、套装,西方节日充斥着西方绘本,我们引入国外绘本阅读,就免不了引入西方的节日文化。
但我不是为了文化,我从来没有给宝宝讲过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我也从没有去了解过。
想想我们年幼时的节日,已经不如祖辈那么气氛浓厚了,但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清明节跟妈妈学着叠个元宝,感觉像是有了聚宝盆;八月十五的晚上跟同学坐在学校的秋千架上看月亮;少年时特别盼望能有一个葡萄架,七夕时在架下听牛郎织女聊天;除夕晚上熬个通宵,过年那天去别人家吃他们自己熬的皮冻、花生糖,一起去给老师拜年,送一张老师特别想要的男宝宝的年画(老师家里有两个女孩,特别喜欢男娃儿),把串儿鞭拆成一棵一棵的,舍不得,慢慢点;正月十五,跟着妈妈去糊灯笼,有一年学校里面也糊,然后组织孩子们提着灯笼大街小巷去游走……
节日的记忆那么多,可是如今——
清明就是买纸钱、上坟,还从来用不着我;八月十五公司发的月饼通常是转手就送了人;粽子是越精致的包装越难吃,还不如街上5毛、1块的香甜;七夕有一年看到有青年男女在放孔明灯,可惜我们这里属于航线区;过年连邻居家都懒得去,花生瓜子儿糖,谁家都一样;正月十五,勤俭节约,花灯没了;保护环境,烟花也没了……
早上跟那个同事聊起压岁钱,他那个时候就是2毛、5毛,激动得不行,因为钱少,可以自由支配啊;现在动不动好几百,家长也不放心交给孩子,说着帮他们存起来,也不过是给孩子画了个饼,对他们而言,数字而已,大人还得应付人情往来。快乐少了,节日的压力没少。
老公说,你可以把礼物留在新年送给孩子啊。
新衣礼物,啥时候没有?少了那份期盼。
提倡注重传统节日,于是把长假拆成短假,于我而言,不过是一日休息。休息的时候要干什么?想着带孩子去哪里玩儿——如今只有这么一个宝贝,自然想让她的生活能更多姿多彩。可是玩什么?节日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我为什么给孩子过圣诞?复活彩蛋、南瓜灯、圣诞袜,西方节日不仅仅是大人的节日,对孩子来说,有许多的主题可以玩儿,而这些主题经过演化,越来越丰盛、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可以简单。从3岁孩子就可以体验到动手的乐趣,没有材料,创造材料一样能感到乐趣。昨天,终于把20元买到的圣诞树搭建了起来,跟婷一起安装的过程中,她的惊笑声就没有断过,附带的材料挂完,她又搜罗家里,想把找到的一切都放到她的圣诞树上,包括一面国旗。然后扛着圣诞树每个家里转悠,不知道该放哪里才好,我就负责跟在后面保护,顺便一路捡拾掉落的东西。
传统节日也有代表,寿星老人、童男童女、赐福天官、左右门神、财神灶王,他们是越来越精美,精美的背后,却是实质的淡漠。谁曾提倡让孩子们用橡皮泥来捏个财神?想剪个童男童女,也没有适合低龄宝宝的图案。把孩子装扮一下吧?也只有民族的衣服算是应景,哪个节日穿也都一样。端午节包个粽子吧,复杂啊,我都没学会。进步的是,现在有了水晶月饼,操作简单,谁都能上手。以前工会还组织字儿好的人支摊儿给大家写对联,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扫楼道,现在,顶多看看谁家买的对联更华丽吧。以前特别喜欢猜谜语,现在小区倒是有,就看见一群人拿着手机查答案了。
微信、手工博客、早教机构,一窝蜂地都冲着西方节日去了,一到某某节,各种创意、盒子蜂拥而至,从吃到玩儿,精彩纷呈,复杂多变,可以精心设计;简单形象,随意信手拈来,让你连个不动手的借口都找不着。
我们的节日,就听到商家在那里卖吃的了,各种高大上,然后就是反腐败。
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
提倡注重传统文化,于是宣传传统节日绘本,与我而言,却是冷饭再炒,炒来炒去,还是老生常谈,听过知道是这么回事儿就行了。国外节日的绘本,早离起源八杆子远,宣传各种过节的故事、热闹、方法。其实有多少人关注节日的起源?尤其是不同文化、种族的人。大家更看重的是,在节日这天可以干什么。
绘本作者、出版社、杂志社应该做的事儿,不是再把嫦娥奔月、屈原投江之类的故事反复讲,而是多一些中秋、元宵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违背了文化传承的初衷?你先把节日灌输给人,再去考虑历史吧。微信上讲起源一万次,不如告诉我冬至除了吃饺子,我和孩子还能干点儿啥?
传承,究竟还要靠年轻人和孩子们传递下去,他们更需要一种企盼,一种乐趣,一种主动。而不仅仅是“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强制挂念;不仅仅是中秋提着月饼走亲访友的无奈;不仅仅是压岁钱转来转去的压力。
给个理由让我玩儿,就是这么简单。
上一篇 : 关于“偷”自己家里的钱
下一篇 :画图背课文《秋叶飘飘》
全部回应( 0 )
发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