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作为一名童书编辑和一名9岁孩子的妈妈,我想我的亲身感受应该是推荐《天天游戏力》的最好理由。
我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乐观和自信,然而事情并不一帆风顺。小时候在家里,我和儿子经常因为吃饭、刷牙、穿衣服等生活小事而闹不愉快;上幼儿园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在外面胆子很小,而在家里却经常发脾气。当时,我用尽了各种办法教他要勇敢、要合作等各种道理,但是收效甚微。现在他长大了,我俩能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聊天谈心了。三年级时有一次在饭桌上说起以前的事,他突然说:“妈妈,你知道吗,小时候你说我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我很笨很笨,还会觉得你不喜欢我。”我大惊,说:“为什么?我从来没说过你笨呀!而且妈妈一直都很喜欢你呀!”他说:“可是你说我时的那个样子,明明就是讨厌我、嫌我笨嘛。”
当时我心里那种震惊和刺痛至今难忘:天哪,没想到这些年我所做的努力,到头来却给孩子留下的是这种感觉。
我一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然而在方法上,我仍然只会“说教”。
我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然而却总在无意识中用我的想法来束缚他。
我一直把眼光放在所谓的“未来”,然而却忘了,未来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的。
推荐《天天游戏力》的理由有很多,我谨在此列举3条:
1
学龄前孩子读完,一定会哈哈大笑。书中人物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既夸张搞笑又不脱离实际。职业经验和个人亲子阅读经验告诉我,一幅画面中最吸引学龄前孩子的,就人物的表情和肢体动作。
2 难得的实用性。书中的故事把很可能发生不愉快的生活情境,变得充满笑声。哪个父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总是哭着刷牙、哭着吃药呢?
3
滋养自信,传递亲情,润物无声。性格的养成,是生活琐事点滴积累的结果。我们如何处理今天的小事,关系到孩子将来如何看待世界。游戏的方式,可以渗入到更多的生活琐事中。比起那些喋喋不休的大道理,游戏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内在的力量;比起我们常用甚至可能滥用的那些词藻,游戏更能让孩子坚信来自父母的浓浓爱意。
对于父母,在孩子乖巧听话时,我们心中会充满了爱与幸福。但是,在孩子“无理取闹、凡事都要对着干”的时候呢?
对于孩子,自信心的成长基础,不在于听了多少道理,而在于生活中积累了怎样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在这样一些时刻:
《大战细菌王》——天天生病了,妈妈拿出药,可是天天说:“太苦了!我不要喝!”......
《超级天天》——妈妈和天天说好看完最后一集动画片,就关掉电视。可是等到这一集结束时,天天却反悔了:“不!我还要再看一集!”......
《小小魔法师》——游乐场上,妈妈说:“时间到了,该回家吃饭了。”天天却一边跑开一边喊:“不要回家!我还没玩够呢!”......
《百变帐篷》——早晨,妈妈急着给天天穿衣服,可是天天却不着急......
《绝对不可能》——天天最不喜欢刷牙,可是这天睡觉前,妈妈有了一个新主意......
《谁偷吃了蔬菜》——晚饭时,妈妈端上来胡萝卜和西蓝花,可是天天却不喜欢吃......
《千手妈妈》——从超市出来,妈妈手里拎着大包小包,可是天天却哭着喊:“我累了,现在就要你抱我!”......
《再见,小坦克》——天天捡到一个漂亮的小坦克,想带回家,可是爸爸却说:“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回家。”天天很生气:“不听你的!我偏要拿回家!”......
在这些寻常的场景中,天天的父母却选择了不寻常的方法——游戏,让孩子笑着听话。
《父母游戏手册》包括:
阅读建议——让阅读再多些笑声
游戏建议——让孩子笑着听话
闲话游戏力——游戏,会不会把孩子惯坏?
儿童心理学及亲子关系著作,曾荣获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该书作者身为一名心理学家、儿童游戏治疗师和一名父亲,将自己积累了几十年的理论研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凝结成几十个真实案例和几百个游戏方法,能够奇妙而有效地化解亲子冲突,并根治孩子由于心理创伤而导致的种种行为问题。
《天天游戏力》系列儿童图画书的作者李岩,也是《游戏力》一书的译者,游戏力工作室的创办者,学龄前儿童情绪的研究者,长期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一起讨论并解决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
《超级天天》
《百变帐篷》
《大战细菌王》
《小小魔法师》
《千手妈妈》
《绝对不可能》
《再见,小坦克》
《谁偷吃了蔬菜》
与李岩老师认识多年,听过他的讲座,看过他的专栏,读过他翻译的《游戏力》,我得说,他给过我最受用的育儿建议是“让你的女儿开怀大笑”。我还记得他说这话时狡黠的眼神:“她开心了,问题就没有了。你信吗?”
我信了。
笑声让我们放松,卸下对抗的盔甲,也释放了焦虑和疲惫;笑声搭建爱与亲密,这不就是我们梦想与孩子建立的美好关系;更重要的是,笑声一次次提醒我们:拥有彼此,是多么令人欢喜的一件事。
怎么才能让孩子开怀大笑呢?这就是这套“天天游戏力”将要教会父母们的魔法。
其实,只用“开怀大笑”来总结游戏力的内涵,实在有些浅薄。游戏力几乎帮助我重建了对爱的信心,对孩子的信心,以及,对自己的信心。只可惜因为字数的限制,我今天只能写到这里了。
——《我和宝贝》杂志主编钟煜
户外活动已经到了结束的时间,可是几个男孩子还在兴头上,对老师的召唤充耳不闻。大王老师不得已,过去抓住领头的笑笑,没想到却遭到孩子们的集体反抗:“你为什么这么凶!老师不可以欺负小朋友!大王老师最坏啦!”
大王老师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仍然清醒地意识到:此时讲道理等于无休止的纠缠;严厉的态度虽然能把孩子们震慑住,但是接下来的阅读课一定大受影响;允许他们再玩一会儿就更不现实了。
只见大王老师双手叉腰,语气一转,说道:“对,大王老师最坏了,我们还没玩够呢,就叫我们回去,还老对我们那么凶!笑笑,大王老师在哪儿?哼,咱们找他评理去!”孩子们都笑了,其中一个孩子指着大王老师说:“大王老师在这儿。”大王老师假装一边转身去找,一边问:“他在我身后吗?在哪儿?”孩子们已经笑成一片,纷纷说:“大王老师就是你。”这时大王老师“恍然大悟”,一边领着孩子们往教室里走,一边哭丧着脸说:“不会吧?大王老师怎么就是我呀?我可不想当坏老师啊!谁能帮帮我呀?”孩子们一路笑着就进了教室。
我十分有幸能定期与一些非常敬业的幼教老师讨论孩子的情况,他们的智慧与热情为我写这本小册子提供了很大的动力:看到身边的这些人(大多是刚刚成家甚至尚未成家的年轻人)把自己几乎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别人的孩子身上,我觉得自己也该做点什么。
我和老师们的讨论主要是针对一些4~6岁的孩子,这些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容易解决。这些问题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五花八门,但根源却是一致的:这些孩子全都需要两项帮助,一项是与他人在一起时的“自主感”,另一项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亲密感和自主感,是心理健康成长的两大基石,二者缺一不可。对此,有太多著作进行过分析和论述,其专业及精彩程度,是这本小册子所远远无法比拟的。再加上空间所限,因此我在这里就不再解释原理,而是直接引用结论了。
亲密感和自主感的不足,是引起各类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个认识,我和老师们尝试通过各种办法去弥补这两种感受。事实证明,这个认识方向是正确的,因为一旦孩子开始重新获得这两种感受,行为问题也就出现了好转的趋势。
在孩子成长的进程中,亲密感和自主感首先是在家庭中得到发展的,而这两种感受的主要提供者,就是父母。
需要再次声明,我绝不是要批评任何父母有任何失职。作为父母中的一员,我的观点始终是:直到此刻,我们每个父母都已经竭尽所能了。更何况,已经有那么多声音在批评我们了。
这本小册子另有目的。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那么希望以下内容能够帮你避免一些今后可能遇到的麻烦。如果你的孩子已经稍大,而且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苗头,那么希望能为你提供另一个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你的孩子一切发展良好,那么希望能给你和孩子之间再增添一些笑声。
全部点评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