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朱家故事
朱家故事

朱家故事 

年龄: 3-6岁

Daddy Rank (7)

  •  

    10
  •  

    10
  •  

    10

当当网 (153)

分享到:
立即购买  

作者:(英)布朗 著,(英)布朗 绘,柯倩华 译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标签:                

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编辑点评

家庭的和睦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担,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尊重。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做起来实在不容易。想跟你的家人和孩子探讨问题同时也能分享快乐吗?来看《朱家故事》,不用你费一唇一舌,安东尼•布朗帮你摆事实,讲道理!

内容简介

朱家的生活看起来不错,房、车、花园,一应俱全;爸爸和兄弟两个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不见了。一纸留言:“你们是猪”表明了妈妈对朱家父子的不满和失望。没有妈妈的朱家乱套了!
看过本书,我们发现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似乎并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妈妈操持家中一切杂物的现象放之四海而皆有;因此而起的争执之声久宣不止,安东尼•布朗却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轻松的引导大家对于如何处理家庭琐事的分工与分担,进行了又一次的思考。同时,故事中,两个小男孩的转变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家庭生活中,妈妈带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和照顾,然而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行为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爸爸。故事里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沿袭了安东尼•布朗作品中一贯的超现实手法,但这部着重于描写家庭亲情伦理的作品,将超现实的想象与现实的场景结合得格外巧妙入扣,画面中处处隐藏的伏笔,轻巧地与看似不动声色的文字基调相互映衬,当读者一一发现其中妙处的时候,早已忍俊不禁了。

书摘与插图

媒体评论

本书作者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一个几乎颠覆了传统家庭伦理的玩笑,细节上变化的视觉游戏营造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虽然讨论的是一个关于性别歧视的严肃话题,但作者将故事讲述得趣味横生。
一个非常棒、非常幽默有趣的故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这本书的图画创造了丰富的趣味和意义。随着情节发展而出现的猪的图案,以及角色和场景魔幻般的变化,都能让孩子享受惊奇发现的乐趣。
但书中逗趣儿的图像不是只有娱乐或装饰的作用,同时表达了故事的涵意。例如书中的两处细节——墙上的两幅名画:一幅是荷兰画家佛兰斯•哈尔斯的《笑容骑兵》,原作里面神采飞扬的骑士被画成了猪头猪脑;另一幅是英国画家托马斯•甘斯伯洛的《安德鲁斯先生与夫人》,其中安德鲁斯先生变成了猪头、女主人则消失了,这些都呼应着本书故事的发展。版面的设计与编排,也为这个批判性的故事搭起表达情绪和观点的舞台。故事前半部分图画中的朱太太总是以朴素灰暗的身影出现,甚至看不清她的面部,并且她总在昏黄色调的框格里埋头苦干,与昂首鲜亮的男性画面形成强的对比。然后,她潇洒的身影出现在故事的转折点,以宛如拯救者的姿态对比跪地求饶的男性。紧接着是她眉目清楚的正面、冲破画框的形象,画面中还增添了一点红色。最后,在无边框限制的页面上,她穿着红衣展现笑容,看起来自由而有活力。图像语言与情节发展紧密相连,丰富多变,同时又以严谨而规律的形式铺陈出画面之间稳定的节奏感,使整本书的情节在图文的配合下发展得清晰又流畅。
安东尼•布朗,被认为是极具原创性和批判性的图画书创作者,这本书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大胆地阐示他对家庭文化、性别平等的立场。他的作品所运用的是超现实主义画派的手法,以严谨准确的绘画技巧描绘日常景物,却故意将这些熟悉的平凡事物用错位、重置等手法组合成具有暗喻意义的符号,揉合写实与奇幻,指向表象背后的真实,让我们看到“前所未见的奇景”,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例如本书的封面,就讽刺味道十足。
这本好书不只有好的图像,文字也处处用心。角色的出场介绍,就运用了对比的技巧来破题。书中的三位男性角色每天上“很重要的”班和课,却完全不能自理生活,也是一种反讽。朱太太做完一大堆家务,然后去“工作”。家务不算工作吗? 这似乎暗示,家务劳动因为没有“上班”所创造的市场经济价格,常被歧视和轻视。作者遣词用字的苦心不只如此,原文用描述猪发出声音的相关单词如squeal, grunt, snort,snuffle形容角色变成猪以后的说话方式,翻译成中文时也特别以相近的字意和效果来表现。朱太太修车的结局,也似乎有深层涵意。开场时,车子属于朱先生的“势力范围”,而事实上,驾驭和修理汽车这类与机械有关的工作通常容易被认定是属于男性的专长,然而故事的最后,朱太太不但重整了她的空
间,在工作范畴上也跨越了僵化的性别界限。再者,对于公共交通设施不便的地区,汽车代表了个人行动的力量和自由。朱太太修好了原本被形容为“很好的”汽车,也像是在宣告她把这个原本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问题重重的家庭也“修理”好了。
《朱家故事》这本书更着重于呈现问题,并非生硬地为读者示范解决之道。毕竟,文学不是生活手册。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文学的想象中受到启发? 能否在艺术的虚构中思考人生的真实? 阖上书本,我们在阅读中得到的启发与思考仍在真实生活中不断延续……

《朱家故事》是安东尼•布朗再次以超现实手法说故事的一本图画书,安东尼擅于用超现实的插画技法与想象力,穿梭于现实与想象之间,让读者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并思考周遭所发生的一切而有全新感受。
图画书的文与图,常常是作画者思维的延伸,透过欣赏这本书中精彩的故事及一张张的图画,我们可以更了解安东尼想表达的意涵。
首先看,封面上画的是妈妈背着爸爸及两个孩子的画面,画者在此隐喻全家人把重担都
压在妈妈的身上,其他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只有妈妈弯着腰,没有一丝笑容。图画书的封面图画经常点出书中的重点,我想读者看了这幅图画以后,即可大致理解书中的故事发展了。
打开父子三人吃早餐的画面,两兄弟只会张大嘴巴要东西吃,爸爸拿着的报纸虽然挡住了他的嘴脸,可是报纸上几个人呐喊的画面更撼动人心,这是画者将蒙克的《呐喊》转化到报纸上,不但代表爸爸的张口大叫,更代表着某种讯息,是谁在呐喊呢,妈妈、画者、还
有谁呢?
猪常常是“好吃懒做”的代表动物,安东尼在此用猪比喻父子三人。在图画书中,猪的图像是一点一点出现的,刚开始只出现在饮料盒包装上,之后爸爸的影子变成猪头(画者在此埋下伏笔,以便对照后面的图画),扣子变成猪鼻子图案,接着猪的图像越出现越多,包括猪扑满、猪胸针、猪门把、猪头壁纸等,最后,当妈妈留下字条,指控父子三人“你们是猪!”他们竟然都变成了猪,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把家里变成了猪窝。直到妈妈回来,他们认错之后开始分工合作,整理家务,才又变回正常人。
许多小读者很喜欢阅读安东尼的图画书,主要原因是他在每张图画里头都隐藏了许多小细节,可以让读者去发现,仿佛在玩有趣的寻宝游戏一般。安东尼说过:“我画图的时候,很喜欢加上一些小东西。读者看第一遍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它们,多读几遍以后就会有新的发现。”也就是说,他的图画里常常有许多象征性极强的图案,让小读者一边欣赏一边找寻,然后透过这些图像,再与所读的故事相结合,就能充分享受阅读图画书的乐趣。这种隐藏趣味的细节设计,充满了幽默与隐喻,不但提供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故事的理解更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安东尼曾经荣获2000年国际安徒生大奖,评审团认为他不仅有天份、有才华,还有无以伦比的想象力,最重要的是,他为图画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借着超现实的画法创作出独具风格的图画书,深深吸引着读者。
80年代初期的北京,电视还没有普及到每一个家庭。许多孩子聚集在有电视的人家惊奇地观看黑白的移动影像,这是那时候的孩子们偶尔才能享受的特别待遇。
在那个缺乏具体影像的年代,小喇叭广播填充了孩子们大把的空闲时间。广播里讲故事的声音引导着孩子们在幻想的梦境中徜徉。故事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是千变万化的。孩子们在自己的心里面,为每一个形象描画着不同的脸谱,故事中出现的任何场景都让他们在现实
生活中,找到可以对号入座的对象。“嗒嘀嗒哒嘀——”的音乐声至今依然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回响。
但是电视推进的速度,大大地出乎了我们的意外。孙悟空的脸一夜之间,在孩子们的心中被定格成一个五颜六色的桃子形;机器猫蓝色滚圆的身子简化了孩子们眼中形状各异的线条;奥特曼机械挥动的手臂变成了孩子们嬉笑打闹时整齐划一的程式化动作。孩子们在电视机前不肯挪动的身影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担忧起来。
可是我相信,在任何一个年代,孩子们都拥有幻想的能力,因为那是他们的天性。重要的是成年的我们能否像当年的小喇叭广播一样,给他们一个适时的引导,提供一个放飞想象的空间。
安东尼•布朗就是这样一位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高手。有很多大人看安东尼•布朗的书,觉得那些超现实主义的画面有些匪夷所思,担心孩子们会看不懂。可是我们可曾意识到:长大的我们过于清楚地看着现实中的真相。童年的我们所看到的场景,不恰恰与安东尼•
布朗的超现实画面不谋而合吗?记忆中平板长方、挂着白色蚊帐的大床就是精雕细刻的舞台;一条毛毛的大枕巾裹在腰上,就变成了孙悟空的虎皮裙;一支筷子上系几根毛线,垂下几条穗子就变成古代美人头上斜插的凤簪……在孩子们的眼中,任何一样东西都会因孩子心
中的所思所想,不断地随机而变。
当很多家长苦恼于自己的孩子过多地流连在电视机前的时候,不妨和他们一起读一读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他运用超级写实的绘画技巧将图画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样物品都描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真实到完全不输于电视画面所能表现的程度,让孩子们如身临其境般地看到故事的发展。他又将超现实的手法润物无声地运用在图画书的创作中,呈现给孩子们一幅幅梦境般的画面。奇思妙想的变化潜藏在画面的各个角落,无声地将故事娓娓道来,代替了文字的讲述。画面中所描画的情节准确而又有所保留,引导孩子们从画中所描绘的情节联想到更多不同的变化。比电视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图画书的画面是永恒实在的,当孩子们一遍一遍地翻阅图画书时,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新发现。
对于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来说,安东尼•布朗的作品对他们有着莫大的启发和鼓励。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工作的老师们可能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表现出抗拒或者没有兴趣,他们会说:“我不会画。”或者“我画不像,不知道画什么”。
这个时候,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安东尼•布朗的图画书也是一个好主意。他的作品中出现的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想象画面,除了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和兴奋之外,还常常引起孩子表达的欲望,他们会急切地告诉你很多比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更为精彩神奇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眼中所看到的,他们心里所感受到的。我们在和他们欣赏图画书的同时,也增加了了解他们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把他们想表达的东西画在纸上。对于孩子来说,画得像不像不是最重要的,而画面中比真实更值得寻味
的,是对内心的体现。
作为家长或是老师,最重要的不正是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吗?
与其强硬地把孩子们从电视的前面拉回我们身边,为什么不很好地运用我们手中的图画书,让孩子自然地亲近我们呢?至少,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除了电视上缤纷活动的画面之外,在我们这里,在图画书中,我们拥有一个共同分享的奇幻空间。

动态

由 耿人杰 首次分享  2012-02-09 16:58:18
没有妈妈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一本关于“分担”的教育绘本


读者点评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点评 ( 5 )

果果和妈妈   2013-09-26 10:21:27来自网站
这本书至今还没有合适的机会收入,不过之前在早教中心发现了,借回来看过,给孩子讲过,孩子的姥姥说这本书很有意思。我想所有的“家庭妇女”都会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吧。 是不是也都梦想着有哪一天能够像书中的妈妈一样痛痛快快的出家而走呢?对于孩子和爸爸来说,看了之后更要学会分担。     回应
mulovebooks   2013-09-19 03:01:23来自网站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去找图片中隐藏的小猪, 孩子很喜欢。当看到朱家妈妈出走后, 孩子不停的问,他妈妈为什么走, 她还回来吗? 最后孩子自己总结到, 说书中的爸爸和孩子都是懒蛋,什么活都让妈妈做。 这本书人物表情让人感觉有些沉闷,或许正是这种效果, 在营造出书中的这种氛围, 没有一个字的批评,却让人读出了这种意味。 适合3-6对孩子阅读。     回应
乖宝妈妈   2013-08-12 17:54:10来自网站
一个月前给2岁6个月的宝宝看了这本《朱家故事》,安东尼布朗的书,我一定每本都买。这本也不出所料的好。虽然两岁多的孩子不能理解书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例如关于性别歧视问题,但这不影响小朋友从书中感受自己的小快乐。爸爸妈妈在讲这本书的时候应该对宝宝有所引导,例如开始的时候,妈妈的形象是灰色暗淡的,最后妈妈终于变成了阳光的彩色;书中爸爸和两个儿子离开了妈妈过着像猪一样的生活,家里所有的装饰背景也都有了猪的影子……等等,很多小细节值得给宝宝细细讲述。     回应
pproad   2013-05-30 13:27:09来自网站
安东尼布朗的书就不用说了,一定是我必收的绘本,因为看过这本书,所以经常对孩子爸爸说哪天我也像朱家妈妈一样,让你们体会一下,哈哈!妈妈要负责家里很多事情,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作为爱人,作为孩子,都要体会和理解妈妈的那份辛苦,要学会帮助妈妈来分担家庭的工作,整个家庭才能更快乐。更和谐,更温暖。     回应
耿人杰   2012-02-09 17:06:31来自网站
没有妈妈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一本关于“分担”的教育绘本,小孩学会承担会一辈子受益。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