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只瞎老鼠
七只瞎老鼠

七只瞎老鼠 

年龄: 3-6岁

Daddy Rank (8)

  •  

    0
  •  

    0
  •  

    0

当当网 (73)

分享到:
立即购买  

作者:(美)杨志成 文图,王林 译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标签:                

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内容简介

七只瞎老鼠改写自印度民间故事——盲人摸象。内容描述七只瞎老鼠在池塘边遇到一个怪东西,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每一天,不同的老鼠轮流去“观察”,并回来报告同伴他们的发现,但是每一次的答案都不叫人满意。最后一天,轮到到白老鼠去了,他从怪东西的上下左右全跑了一遍,最后才下了一个结论,这个怪东西是……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却又是一本清新脱俗的绘本,用拼贴技巧赋予传统故事“盲人摸象”新的视觉感受、又巧妙的帮助小朋友学会该如何认识并观察新事物。

书摘与插图

媒体评论

我女儿两岁多了,刚刚我就在吃饭的间隙给她读了《七只瞎老鼠》,她提出问题问我就回应,她不提我就继续读。但同样是这本书,如果我带到课堂上去作为教学材料,我就让同学合作思考,并强调读写的结合。所以,亲子阅读和阅读教育有不同的方法。 —— 王林 新京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曹俊彦 儿童文学插画家
  《七只瞎老鼠》的故事改编自成语故事“盲人摸象”。作者杨志成是华裔美国人,在中国天津出生,曾经访问过台北。这些年来,他致力创作图画书,将东方古老的民间故事和寓言,用英文和他自己的绘画语言,重新加以诠释,像《狼婆婆》和《七只瞎老鼠》等,都分别得到了美国凯迪克奖的肯定。
  杨志成的图画书,每一本都是根据不同的故事,使用不同的媒材和技法。像《狼婆婆》用的是粉彩,色彩浓厚、浑然一体而带点诡异神秘的气氛。加上类似电影近景、远景等功能不同的镜头手法,使构图充满变化。相反的,他在处理《七只瞎老鼠》时,从头到尾都是相同的平面舞台化构图。当一只老鼠跑到右页去探索、调查的时候,在左页等待的老鼠,一定叠成一摞,充满期待地看着右页。当调查者回来报告的时候,一定是调查过的老鼠凑一堆儿,还没有去调查的老鼠凑另一堆儿。
  七只老鼠,除了最后一只是白色的之外,每...
显示更多

动态

由 Snoopy. 首次分享  2012-02-09 10:53:05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却又是一本清新脱俗的绘本,用拼贴技巧赋予传统故事“盲人摸象”新的视觉感受、又巧妙的帮助小朋友学会该如何认识并观察新事物。


读者点评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点评 ( 2 )

mulovebooks   2013-10-17 13:22:18来自网站
可能是因为孩子看这本书时年龄比较大了, 不是特别喜欢。 类似中国传统的盲人摸象故事, 每只瞎老鼠指摸到了一部分,就把大象想象成这种东西。 七只老鼠的颜色各不相同,帮助低幼宝宝认识数字和颜色挺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这本书的作者是华人, 可能是美籍, 能帮助我们把一些传统的因素很好的融入优秀的绘本中, 也是很令人钦佩。     回应
pproad   2013-05-28 12:22:20来自网站
这本书是从早教中心看过之后,孩子念念不忘的一本书,于是我买回来了,故事很简单,类似于我们小时候读过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只不过这里面把盲人换成了7只瞎老鼠,这本书有颜色的对比,老鼠位置排布的变化,数量的变化,最后一只老鼠发现了真相,发现原来这是一只大象,其他老鼠也恍然大悟,所以以偏概全要不得,2岁以上的孩子估计会喜欢,曾经有段时间这本书的点读率很高!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