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 

年龄:

Daddy Rank (2)

  •  

    10
  •  

    10
  •  

    10

当当网 (15146)

分享到:
立即购买  

作者:刘称莲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1

标签:

欢迎来标记这本书的营养

编辑点评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畅销书作者刘称莲最新作品《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为您解读孩子最初的六年与最终的一生。近百场教育分享会,数十万妈妈口碑相传,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静待花儿从容盛开!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杨雪扬联合力荐《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最微妙的提醒,最贴心的分享,帮你陪孩子走过最初的六年求学路。

 

 

 

 

...
显示更多

内容简介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决定和影响了人生后面的六十年。这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吸铁石”,增进沟通的“家庭邮筒”,培养契约意识的“家庭守则”;妈妈“随意”散放的书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欢迎回家仪式……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父母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而温暖的守候,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度过无悔的小学六年。

作者简介

  刘称莲山西大学毕业,现居北京。曾任中学老师,现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养育自己的孩子。18年的实践,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2011年高考,她的女儿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已出版畅销著作《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阅读导航


生活篇  越玩越出色
我家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从小运动好处多
呼朋唤友好人缘

阅读篇 泡在书海里长大
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书店就是我家的“第二书房”
有书读,还要让孩子读到书
给孩子选书,选适合孩子的书
报刊杂志:鲜活的知识
被翻烂的“百科全书”
穷人家的孩子也能有书读
妈妈的“下水”作文

学习篇 学习是一颗糖
择校,是因为伤不起
爱上学才能学习好
学习习惯的培...

显示更多

媒体评论

  刘称莲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在父母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会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终身受益。
  ——清华附小校长 窦桂梅
  如果你希望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请一定要打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教育无小事,做一个有心、用心的家长,让事事、时时、处处都成为您和孩子沟通,引领孩子成长的契机。
  ——北京大学幼儿园园长 杨雪扬
  什么是教育?刘称莲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教育就是陪伴。在若辰顺利的成长之路上,我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足迹,而是一家三口并肩行走的背影。翻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懂另一种教育。
  ——清华附小班主任 李延红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告诉我们,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教...

显示更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推荐序一

   陪伴也是一种爱非常幸运地读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但为人父母本能的爱很难有统一标准。我早已发现,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单就爱孩子的一颗心来说,所有母亲都是好母亲。与孩子共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开放的心态。什么才是跨越代沟、进入孩子心灵世界的钥匙?怎样才能与孩子亲密无间地沟通与交流?书中的这位母亲,以她的亲身经历详细列举诸多真实事例,描绘朴实自然的生活原景,留给人们启迪和进一步探讨的空间。从经历了普通幼儿园的失败、选择北大幼儿园,到孩子上小学时权衡利弊,选择了优秀的清华附小,她认为宽松而高素质的学校,不...

显示更多

动态

由 zgb7089 首次分享  2013-05-18 14:32:45


读者点评

请登录后发表 登录 | 注册   !qq_login!

全部点评 ( 2 )

pproad   2013-09-23 12:56:41来自网站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根据孩子的成长经历写了这本书还有《陪孩子走过中学》几年忘记了,根据培养女儿的成功经验写了这本书,有一定参考意义,并且有案例参考可以帮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或者给自己一些启示,经常看看教养一类的书算是促使自己提高修养的一种方式。     回应
zgb7089   2013-06-14 15:36:32来自网站
这本书对即将上小学的家长非常有用。如果单从爱孩子这一角度出发每个妈妈都是好妈妈,但是爱孩子的时候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智慧,作者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培养起了一种责任心。让孩子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家长应学习的。让孩子的成长减少遗憾     回应